【统计过程控制技术】采用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实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与流程有哪些?

关键词:统计过程控制技术

导语:统计过程控制技术是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结合Internet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中各关键工序产品质量的在线监控与离线分析,加速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进程。

统计过程控制技术,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进行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的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那么,采用的技术支持。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实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与流程有哪些?下文中做详细介绍:

企业要采用统计过程控制技术、计算机集成技术以及Internet数据库技术实现企业质量信息化管理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为了定量表征关键过程节点的特性和状态,必须确定相应的关键工艺参数。关键工艺参数不仅是指那些对工序影响重大的数据,而且具有了能全面反映关键过程节点状态并且适合于参数采集的工艺参数。关键工艺参数是SPC技术处理的主要对象,具体可以包含以下的几个参数:

  • 1. 原材料参数
  • 2. 设备参数
  • 3. 环境参数
  • 4. 工艺条件参数
  • 5. 工艺结果参数

这些工艺参数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根据质量分析的需要确定待分析的数据的相关分析,然后从数据库中调取所需的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进行过程能力计算。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SPC控制图进行质量分析,控制图的构造过程为:

  • 1. 合理选取数据,确定样本的容量;
  • 2. 数据处理,计算控制图的相关变量;
  • 3. 计算控制图的控制界限;
  • 4. 根据计算数据绘制控制图。完成了控制图的制作,就可以对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做判别;
  • 5. 工艺结果参数。

而判别标准可以归纳为以下的两点:

  • 1. 控制图上的点不能超过控制界限(依据:小概率原理);
  • 2. 控制图上的点虽然在控制线内,但其分布是否正常(依据:8条判别准则)。判别标准通常存储在质量分析的数据库中,因此系统可以直接的调用,最终的分析结果通常形成质量报表并以文件的形式输出。

本文阐述了采用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实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与流程的具体步骤,运用这项技术,通过Internet数据库实现质量信息的存储、集成、共享、分析和再应用,一方面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计算功能和报表功能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加快实际质量数据在生产现场和管理机构之间的传输,保证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成为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技术手段,并可以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发展。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