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SPC统计手法是品质管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质量管理人员运用SPC 统计手法可以帮助企业在质量控制上真正作到"事前"预防和控制。那么,SPC统计手法的含义及其使用步骤都有哪些?
图示:SPC统计手法的含义及其使用步骤
SPC统计手法是品质管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它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那么,SPC统计手法的含义及其使用步骤都有哪些? 下面我们将做详细介绍:
SPC统计手法包括:层别法、柏拉图、鱼骨图、推移图、散布图、管制图。
一、层别法:将多种多样的相当复杂的资料,有系统有目的地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的方法,是诸多QC手法中最基础的工具。
层别法的使用步骤如下:
二、柏拉图:根据收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层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所产生的数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及所占的比例,依据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根据柏拉图分析的结果,可对主要的项目进行对应,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
柏拉图的使用步骤有以下六点:
三、鱼骨图: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图形的方式系统表示出,即以图来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因其形状象鱼骨,所以称为“鱼骨图”,又称特性要因图。
鱼骨图使用步骤如下:
四、推移图:将进行工作的方针与目标数据化,并将统计报表的实绩转换成以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藉着推移图的观察可以得知实绩成果与目标值的差距,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推移图的图形是可以柱状图、曲线图或两者混合使用。
推移图的制作方法如下:
五、散布图: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的图形,主要有5种散布图。
散布图的使用步骤如下:
六、管制图:将指示品质情况的统计指标在图上用点表示出来,并在图中画出管制界限以作比较,是记录品质演变之时间表,它显示出生产过程的稳定情况,有预防维持及改进品质水平之作用。常用管制图一般有:X-R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P-Chart不良管制图。
管制图的使用步骤如下:
以上就是SPC统计手法的含义及其使用步骤,SPC统计手法可以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