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1
6σ设计的目标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6σ
6σ设计的目标
6σ设计的目标是工艺不合格品率不超过3.4PPM,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如果工序能力指数达到CP=2,则工艺成品率为99.99999982%,工艺不合格品率为0.0018PPM。但在实际生产中,工艺参数分布中心μ与参数规范中心To很难重合,使得实际工序能力指数CPK小于CP,工艺不合格品率大于0.0018PPM。实际CPK和工艺不合格品率值取决于μ和To之间的偏离量通常为1.5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艺满足6σ设计要求,CP=2,则实际工序能力指数为CPK=CP-0.5=1.5,对应的工艺成品率为99.99966%,不合格品率仅为3.4PPM。
考虑到工艺成品率是表征工艺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因此通常以这一情况下6σ设计达到的工艺成品率作为评价工艺是否满足6σ设计要求的参照标准;或者说,不管工艺参数分布中心μ与参数规范中心To的实际偏移量是多大,只要工艺不合格品率不超过3.4PPM ,就认为该工艺满足6σ设计的要求。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从工序能力分析的角度理解6σ设计:6σ设计是指工艺参数规范范围对应于±6σ。同时以工艺参数分布中心与参数规范中心偏离为1.5σ作为参照条件,在实现6σ设计要求时,即工艺规范范围为±6σ时的工艺不合格率3.4PPM作为评价是否达到6σ设计的标志。
实现6σ设计目标的途径
既然6σ设计目标实际上是对工序能力指数的一种特定要求,因此实现6σ目标的技术途径与提高工序能力指数、降低工艺不合格品率的技术途径是一致的。
- 通过优化设计,使参数规范范围尽量大,或者说使设计容限尽量大。
- 改进工艺,使工艺参数的分散性尽量小,即减少参数u分布的标准偏差σ。
- 精细调整工艺条件,使工艺参数分布中心及均值与参数规范中心之间的偏离尽量小。